陈宇星将放下的通讯器又拿在手中。振铃声立即响了起来。
“你好,我是陈宇星。”
既然知道是军.委办公厅的电话,陈宇星首先自报家门。
“你好,陈司令,我是军委办公厅陈亚洲。”
陈亚洲是军委办公厅主任,少将军衔。
“我奉梁总参谋长的命令,向您汇报有关华国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工作的情况。快速反应部队的人员选拔工作已经布置到全军,分配名额是七个军区每个军区三百人,空军和海军各一百人。全军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并经过了各军区的初步筛选,现有参加选拔的人员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五人。随时等待陈司令亲自挑选。
办公厅做了一个各军区选拔时间表,陈司令看一看是否和您的时间有冲突。您在什么位置,我们派人给您送过去。”
“不用麻烦了,我把文件传到这个邮箱,绝对保密的,不用担心会泄密。”
陈宇星告诉了陈亚洲一个邮箱,就摞了电话。他随后吩咐卫东,文件发过来以后,打出来一份给他。
军委办公厅的工作效率很高,没用十秒钟,文件就传送了过来,卫东迅速地打印的一份,交给了陈宇星。文件并不长,只要九页纸,它首先详细地介绍了选拔快速反应部队士兵在各军区的数量分配原则和选拔程序,以及各军区选拔时间和选拔地点、选拔科目安排。
时间上陈宇星没有问题,对倭作战他可以安排在晚间,不会对战局有实质姓的影响。但是对于选拔科目他很不满意,他让陈卫东根据华[他妈的]人的现实情况和身体素质重新进行了设定,并对选拔地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个参加选拔的军区定为首都军区,每个军区历时一周。
军委办公厅很快又给了回复,坚决按照陈司令的指示办,预计一天后首都军区选拔工作可以开始。
陈宇星吩咐陈亚洲将时间的地点发送到这个邮箱中,就不在关心这件事。
汽车平稳地向别墅驶去,陈宇星的思绪又回到了乱象横生的倭朝战局上。
这两天北朝和倭国骂战不断,双方都在说着狠话,倭国政斧已经在通牒所言24小时后,向倭国天皇提请对北朝应战,然而在米国和国际社会的施压下,倭国天皇根据现行宪法否决了这项提请,倭国政斧只好对世界宣称不会打第一枪,但是如果受到攻击将会给予坚决反击。
北朝军方因为海军力量薄弱,没有远程跨海作战的能力,只能勉强组成了一支由一艘罗津级护卫舰、四艘海南级巡逻艇、12艘罗密欧级潜艇,以及两艘3000多吨排水量的民用油轮改装的补给舰组成的一支小型舰队,游弋在倭国九洲岛的西南部一带。12艘潜艇不时深入到倭国的专属经济区和12海里领海寻找作战时机。
倭国海军通过军事卫星,时刻关注着这支小型舰队的动作,指挥倭国海军和民用商船避开气势汹汹的北朝海军。
北朝在接收了陈宇星安排运送的军火后,战争的调门立即提高了八度,声称要毁灭倭国。
北朝军方立即召回了这支小型舰队,根据陈宇星提供的导弹部署方案,为舰船加装导弹系统,陆基导弹系统也开始紧张的在沿海和港口附近部署,这几天北朝应该不会主动的对倭出击。第一枪的打响应该在这批军火安装部署结束以后。
陈宇星将作战计划在心中想了一遍,虽然是无懈可击,但却感到仿佛少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