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将缩小后的铁棒拿在手中掂了掂,脸上终于泛起满意的笑容。

    目视铁棒,眼神温柔,喃喃道:“老伙计,多年不见啦。”

    当他说出此话,便见那铁棒竟好似活了一般,在上的一端立即弯了弯,似在向玉帝鞠躬致意。

    “定海神针铁?!”

    这时,太上老君见着玉帝拿出此棒,脸上浮起一抹惊讶。

    作为三界的炼器达人,对于这铁棒,太上老君自然十分清楚,正是多年前他为玉帝,确切地说,是为曾经的禹王,亲手炼制的一根测水深的定子。

    这定子前身,还有一重身份,便是当年太上老君协助盘古补天时,炼的一根天柱,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借此天柱,太上老君才能在西方昆仑之巅炼石补天。

    盘古自东向西,太上老君自西向东,这才止住了苍穹之上的那条快速扩张的豁口,并彻底修补。

    后来,人间灾祸频仍,洪水爆发,太上老君着大禹治水。

    为方便他测各地水深水浅,便在曾经的天柱之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良加工,终成了玉帝手中的一根定海神针铁。

    再后来,玉帝在人龙大战白热化时,仗着手握蟠桃这等长生大杀器,便从中八洞跃升至上八洞。

    太上老君和元始、灵宝二位天尊为继续追查盘古下落,也无心打理三界,兼之想吃玉帝手中的蟠桃,便勉为其难地将大禹推举到了玉帝之位。

    大禹既登玉帝之位,那定海神针铁自然无用。

    太上老君很擅长废物再利用,于是从玉帝手中收回那定海神针铁,一番捣鼓后,竟成了如意金箍棒,被他放在东海之中,帮助龙王镇压四海。

    按理,此宝现在应该在孙猴子手中才对,怎么竟被玉帝轻轻松给拿了回来?

    与太上老君等众同样迷惑的,还有刚刚到了通天河前的陈家庄的孙猴子。

    他刚刚还将那铁棒扛在肩上,耀武扬威地在前带路,可只是一个转身,却发现肩上一轻,那根早已带着猴子骚味儿的如意金箍棒,却没来由地消失不见了。

    孙猴子感觉不到如意金箍棒的存在,一张猴脸顿时惊恐莫名。

    为免被黑熊精和沙河尚,以及那个毫无用处的秃驴瞧出端倪,孙猴子只将脸向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