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都市>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35章 人心
    然而元绛作为好歹历史上的北宋名臣之一,是真真正正的久于官场,经验是何等的丰富,他一个守印知府,见今天庶务明显多得过分,而且底下的人神色都不对,立刻就察觉出了问题不对,询问陈斌何在。

    然后很快查到他干什么去了,立刻就要亲自过来解救王小仙。

    却是被陈通判安排的这两个胥吏拦住说什么也不让他走,甚至到后期已经开始动手推搡了,元绛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就这样被两名文书胥吏暂时控制在公署内出不来了。

    哪怕他大声呼喊,那门口执勤的衙役也早已换上了陈通判的人,却是索性装做一副听不见的意思。

    毕竟只需要耽搁一会儿而已,事情也就都做完了。

    客观来说,元绛在江宁府的根基其实并不深,甚至府衙上下,大多数人其实都挺讨厌他的。

    毕竟一个治平二年上任,一上任就查账,治平三年就查出了亏空还敢对下属严刑拷打的强横知府,又怎么真的会讨人喜欢呢?

    还是那话,守印知府,和一个正经的通判到底谁大,大家听谁的是取决于大家愿意给谁面子的事,这事儿其实有点属于大宋行政体系的BUG了。

    而元绛这老头也真是硬,见状,却是直接抄起桌上的砚台就朝自己脑门砸去,大喊一声:“尔等圈禁,殴打我这个太守,意图谋逆,等着满门抄斩吧!”

    却是直接把负责看管他的两名胥吏给吓傻了。

    虽然程序上来说元绛现在这个守印太守已经卸任,但罢职之后加翰林学士本来就是明降暗升,如果不是恰好遇到两个官家前后脚接班,以至于朝廷没空管他,可能早就给调走另行安排了,退一万步来说,这也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大臣,远非陈斌这个通判能比的。

    说白了人家元绛之所以是知府,是因为大宋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只到知府,陈斌能当判官是因为他的能力资历只能做到判官。

    一个六十岁的老大臣,突然摆出一副玩命的架势出来,他们区区两个胥吏哪里能担当得起呢?

    当即,连忙命人抬着元绛去回了后衙,而元绛也确实是不方便动了,却是马上就派人去将此事通知了王安石,让他来想办法。

    毕竟元绛和王安石是好友么,而且王安石收了王小虎做徒弟,摆明了也是看好王小仙的,这个时候,他也实在是没有别的旁人可以托付了。

    而王安石自然也是不负期望,收到消息之后,却是没有先去找县衙的衙役来帮手,毕竟府衙对县衙天然就有压制力,这些县衙的衙役其实也未必就是真好用的。

    再说真要是府衙和县衙火并,这也实在是太难看了一点,有损朝廷颜面,而且上头追究下来,不管谁对谁错,十之八九这板子也会先打在县衙身上。

    御史王安石却是先来到了王小仙家的茶摊,就一句话:“有人要害王小仙,抄上家伙,跟我走。”

    不止是家人,就连那些正在喝茶的百姓,一个个的也都是义愤填膺,纷纷表示王小仙是好官,要去助一份力。

    他这茶摊本来规模也不算小,来喝茶的人是不少的,一听了这话纷纷表示王小仙是个好官,他们要出一份力来,这就导致王安石这么振臂一呼,身后居然跟了足有四五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