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郑大老爷满心欢喜地上朝去,准备迎接新的任命,谁知道皇上刚刚准备宣布他的任命,他就被人参了一本。
不对,应该是好几本。
江御史参奏他枉顾人伦,纵容母亲伤害第一次见面的亲外甥女,险些将外甥女打死。
他还拿出了证据。
一支掉在泥地里的步摇。
上面还有很多血迹。
皇上一眼就认出那支步摇了。
那是太后承宠第二日,先皇赏赐给太后的,太后一直戴在头上,上次荣亲王老太妃八十大寿的时候,她将步摇赏赐给成安伯明仲之女明扶夷了。
明扶夷便是郑大老爷—郑明的亲外甥女。
皇上立刻收回成命。
见状,承恩公和太子的党羽也纷纷参奏郑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在官场,不可能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想要出头,多多少少都会沾上一点泥点子的。
没有得罪人的时候,这点泥点子根本就不算个事,但你若是不小心得罪了人,这点泥点子就是你的罪证。
郑明被参在任期间搜刮民脂民膏,向上官行贿,请求上官想办法将他调回长安城,上官收了银子,也履行了承诺。
皇上并不像先皇那么苛刻,只要不危害到百姓,稍微收一点点银子,他也不会说什么的,但郑明和他的上官行事过于狠了,严重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皇上大怒,不但让他交一万两银子的罚款,还将他赶去上牧监养马去了。
好好的一个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一下子变成从五品上的上牧监监正了。
郑明都快被郑老夫人气死了。
他怒气冲冲地回到郑家,却看到二弟郑殷和三弟郑其还有他们的媳妇正陪着郑老夫人用早膳,一家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他的火气瞬间就从脚底板冲到头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