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受谢利源倒闭冲击,当天开盘即跌2.3%,从1000点关口跌至977点。
户主们当时懵了,谁也想不到百年老店会在一个月内说倒闭就倒闭。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第二天,工商日报报道:
“市场盛传当时的恒隆银行和谢利源关系密切。
是谢利源最大的债主,贷款或将成为死账。
储户存款拿不回损失。”
恒隆银行的存户看到这个消息,更感觉天塌了。
纷纷拿着存折跑到恒隆银行28家分行前,排起长龙,想要把自己的存款拿回。
“本以为市场经济不好,买黄金能够避险,没想到金铺倒闭,纸黄金现在真的成了纸,现在这一倒闭,所有投资血本无归。
现在仅剩下一万港元,还是存在这该死的恒隆银行,希望今天能取出来吧?”
“我们家才更惨,我婆娘已经很保守,不买任何理财产品,只把钱存银行,存的就是这恒隆银行。
结果我们不投资,银行却拿我们的钱去贷款,现在银行拿他们的钱去贷款,收不回来。
我们辛辛苦苦十几年的存款,搞不好都取不出来。”
“今年已经发生过几次银行危机,我就不该贪这些中小银行那点利息,要是存在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利息虽然低点,但是最起码安全。”
“我都跑了几家分行,都是排了一大堆人…”
恒隆银行各大分行,大量储户在银行大厅,焦急的排队等待取款。
各银行大厅的工作人员,脸上更是急得团团转。
银行主要靠吸纳存款,再通过贷款挣钱,真实的现金储备,远远达不到储户的需求。
最怕的就是这种挤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