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清江省的气温骤降至十五度。
早上六点,刘清明准时睁开眼,窗外天色依旧墨黑。
来到省城云州已三个月,渐渐熟悉了自己的新角色。
这里是省直机关宿舍,他分到一个双人宿舍。
另一张床上,胡金平睡得正沉,呼吸均匀。
胡金平,西北人,二十八岁,京大中文系毕业,是最后一批国家机关直招的大学生。
之后,公务员条例试行,机关工作人员正式更名为“公务员”。
第一次对社会公开招考,在沿海的几个开放城市率先试点。
并在未来的几年里成为主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务员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千万有志青年挤上这条闪着金光的。
考公之路。
一毕业就分到省直,六年过去了,胡金平依旧是个科员。
在省直这种论资排辈的地方,堪称异数。
刘清明最初以为他性格古怪,难以相处。
接触下来才发现,胡金平性格开朗,对新来的他并无刁难。
不到一周,两人便混熟了,下班常一起吃宵夜,AA制。
一次酒后,刘清明问起他六年未晋升的缘由。
胡金平苦笑,呷了口酒:“大概是得罪了上任处长,老书记的大秘。”
“怎么得罪的?”
“名字犯冲。”胡金平的表情带着几分荒诞,“他叫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