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沉睡半夜,想到陶辛死在她跟前,其身上血液,还淌到了身下,就噩梦连连。
时时惊醒,柳婆子也连累着惊醒几次。
好生安抚之后,勉强沉睡过去,今儿一大早,听得外头来来回回的喧闹之声,陶慧再次醒来。
还不曾睁开眼,就一阵寒意袭来。
心道,这早不是桓王府了,而是临河县一个小村子里。
“柳婆婆,可有些热汤热水?”
柳婆子打着哈欠起身,瞧着熄灭的炭盆子,又推了推几个靠在床榻边沿睡着的丫鬟媳妇,“快些醒醒,给主子寻点柴火来。”
刚掀开帘子,就看到韩燕秋怀里抱着孩子,正在来回踱步。
小孩高热,恹恹之态,时不时呻吟几声,让韩燕秋颇为担忧,自那仙女一样的夫人,从怀里掏出小儿子来时,韩燕秋濒死的心,攸地活了过来。
孩子受了惊吓,一夜睡不安。
到了早上,瞧着他越发难受,哼哼唧唧一直哄不睡,抬头瞧着孺人安睡的角落掀开了挡着的布帘,定睛一看,是孺人跟前的柳婆子。
韩燕秋连忙赔不是,“孺人可是被我家小儿吵醒了,他生受了些惊吓,是妾身的不是。”
柳婆子满脸带笑,走了出来。
“宋夫人言重了,只是炭盆子里少了炭火,还请问夫人哪里去取?”
话音刚落,韩燕秋下头的丫鬟就上前来,“婆婆差人随奴前来。”
“劳烦姑娘带路。”
引路到营帐外头,一处木棚子下头,摆着几摞黑炭。柳婆子瞧去,心道,这等子的黑炭,烧起来烟熏火燎,呛人得很,可也知道是特殊时候,也不敢乱要求。
冻人的天,能得点暖意,已是不易。
遂也不敢多要求,再抬眼看去,许多兵丁都抓着大鱼,宰杀后的,串在长箭或者木棍上,架在火上烤,也有放入吊锅里,熬煮着鱼汤。
这等好物,孺人的身子正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