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穿越>大宋悍臣 > 第258章 (双倍月票太猛了,五一必须加更)
    有关治理黄河的事。

    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难题。

    见多识广的孙奭内心深处,总是觉得李垂的法子,不够靠谱。

    凭什么黄河就会按照你的想法,去淹没辽国的地界?

    当然若是此举真的能成功,对于大宋而言却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

    至少河北上千上万亩的良田全都被淹没,变成沼泽。

    而且损耗的也都是大辽百姓的利益。

    辽国的骑兵便无法迅速的南下攻打大宋的首都。

    如此一来,来自北方的压力顿时减弱不少。

    自从澶渊之盟后,大宋每年向大辽知府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

    (房山地区到涿州地区,张叔夜在被金兵押着过此河自缢而死,誓不过河;李景隆率领号称六十万大军的朝廷军在此地与燕王朱棣血战,一举送掉朝廷军的优势兵力。)

    当年赵匡胤认为只要自己能把国库积累到二百万匹就可以开战。

    如今澶渊之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送出去的岁币早就超过了宋太祖赵匡胤认为开战底气。

    再加上就算澶渊之盟后,为防御辽国及其他北方威胁,大宋并没有大幅度裁撤北方诸军。

    在河北、河东(山西)等边境地区长期了维持了规模可观的驻军。

    在河北路,此地是防御辽国的核心区域,大宋常驻军在十万往上,驻扎在定州、雄州、霸州、真定府、大名府等地。

    在河东路,防御辽国西线以及策应防御西夏,驻军在五万往上。

    这些都是禁军。

    至于人数更多的厢军以及乡兵(民兵)都没有算作在内。

    常态驻军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可也成为财政负担,再加上军政腐败导致战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