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576章 大战
     

    崇祯十二年八月底,大西王张献忠集中所有兵力,于临江地区与夏军主力展开对决,由于此前的接连失败导致西军折损了不少,故而张献忠又紧急从南昌周边征兆了一些民壮,总兵力直逼二十万。

    当然,这二十万是有水分的,实际上能打仗的不过六万,真正的精锐只有那八千老营。

    原本,跟随张献忠南征北战的那些老营嫡系只有两三千而已,只是后来霸占江西之后实力大涨,便又不断从军队中挑出那些精兵拨给老营,至今人数已翻了好几倍。

    望着前方夏军的模样,大西王的心情颇为复杂,想当年自己起事的时候,那徐晋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结果呢,现在双方的地位已经颠倒过来了。

    最让张献忠难受的是,就连他引以为傲的骑兵在好像也比不过夏骑,看看人家的马吧,一个个精神抖擞.身高腿长,浑身的腱子肉一看就是良驹,那银白色的胸甲被日头一照,竟晃的人眼花,更不用提那些正列着队形齐步走来的火枪兵。

    夏军踩着鼓点缓缓朝前逼近,每走一步张献忠的心肝就要颤一下,这种整齐划一的战争好似惊涛骇浪一般吓人,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在他的心头。

    “奶奶的!”

    夏军的线列队形给西军带来极强的压迫感,而对方部署在侧翼的火炮也在不断朝西军轰,张献忠实在受不了,忙拔出佩刀癫狂的挥舞起来:

    “炮营呢?为何不给老子把夏贼的炮打掉!”

    “大王,咱们的炮打不着人家啊,那夏贼狡猾的很,精于控制炮距,抚南将军已经率精骑去收拾夏贼的炮兵了。”

    抚南将军正是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此人仪表较为温雅,看起来不像是个将军倒像是读书人,但却是相当勇猛的,而且治军严明,素有名将之风。

    从一开始,刘文秀就意识到若想打赢这场仗就必须拔掉夏军的炮营,没办法,对方的火炮实在太猛的,打的是又准又凶,他甚至怀疑就算夏军的步兵原地不动,就凭这些火炮就能将西军打垮。

    张献忠最是重视骑兵,每到一地除了搜刮金银钱财之外,最看重的就是那些骡马,有了大量的牲畜,无论是奔袭作战还是紧急撤退都很方便,这也是他能在明军的围剿下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洪承畴就曾感叹道,这献贼主力人均双马来去如风,我官军唯有三分骑兵,七成都是步卒,根本追不上啊。

    但这个阶段属于张献忠发展的早中期,那会他的主要战术是游击战和机动作战,擅长用骑兵牵着官军来回兜圈子,始终保持三日的距离,在合适的地形条件下,张献忠又会故意放慢速度,使得疲惫的官军追上来,然后趁机打一场伏击战,这套玩法屡试不爽。

    之所以玩机动作战,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早些年陕豫农民军的一些头领在打下城池后会选择直接占下,作为根据地发展,直接从流寇变成了坐寇,但这些家伙很快都被孙传庭.洪承畴那帮人给剿灭了,城破不说甚至还全军覆没。

    张献忠吸取了这个教训,此后的他一直都在贯彻着“流寇”的精髓,也就是以走制敌,重点发展骑兵部队和快速机动能力,但流寇也不是那么好做的,给养怎么解决?兵员怎么招募?仗又该怎么打?

    张献忠有办法,此人每到一处必先查抄大户豪绅的财产,没收城内的粮草物资,只要打下一座城,军队的给养就能解决一段时间,还能趁机用搜刮来的银子招募兵员,这乱世里人命根本不值钱,吃不上饭的流民多着呢,只要有钱拿都抢着来。

    直到后来占据南昌控制江西,张献忠的流寇思维才得以改变,江西是较为富庶的地方,他是真舍不得放弃,想着漂泊了半辈子也该安稳下来了,以此地来当老巢的好处很多,向北可图谋浙直,向西可退守湖广。